-

大小新闻客户端10月29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李彦霖 摄影报道)10月25日6:30,伴着悠长的汽笛声,满载逝者骨灰及逝者家属的船只离开码头,缓缓驶向大海深处。1个小时左右,船只到达生态环境部批准的倾撒区域,逝者家属依次将降解骨灰罐沿船舷投向大海,并撒下花瓣寄托哀思。至此,烟台市今年第8次海葬圆满完成,共计海葬935名逝者,2806位家属参加活动。本次海葬后,今年的海葬活动全部圆满结束,后续继续接受报名,今后海葬活动报名将实现常态化。
25日清晨,在烟台东部海域海滩,芝罘区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在海葬公祭仪式现场将已逝者的骨灰降解罐全部包装好,等待逝者的亲属拿着海葬证领取。“海葬骨灰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撒入大海,所有骨灰都放在降解罐中沉入海底,完全分解掉。”芝罘区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
伴着悠长的汽笛声,驶到指定纬度和指定地点,船只停了下来。没有爆竹、烟雾,没有纸屑、香烛,伴随着音乐,逝者的家属将鲜花撒向大海,再缓缓放下可降解骨灰罐。看着亲人的骨灰渐渐远去,不少家属泪洒现场。返程启航,众人集体向大海三鞠躬。
“这次海葬是今年第8次,共海葬36名逝者,90余位家属参加。”芝罘区殡仪馆负责人牟道文告诉记者。海葬这种安葬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和接受,芝罘区殡仪馆作为承办单位具体实施,持续接受逝者家属报名。市民可拨打报名电话0535—6012222,或到芝罘区殡仪馆现场报名,民政部门将根据报名情况适时组织海葬活动。
天水相连寄哀思,骨灰撒海情留人间。海葬是一次重大的殡葬改革,作为一种文明节俭的殡葬方式,过去的几年,海葬在我市得以发展,也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烟台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葬是一种值得倡导推行的体现现代文明的殡葬方式,自2015年我市开展这项活动以来,11年共海葬骨灰5170具,服务家属近1.7万人次。逝者中有离退休干部、教师、工人、农民等,范围覆盖到全国。海葬骨灰数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参加海葬的烟台市户籍逝者家属不收取费用。自2021年起,市级财政给予逝者家属1000元奖励,并且于2021年在莱山区回龙山功德园的海葬纪念园组织了第一届海葬公祭活动,海葬这种安葬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群众认可和接受。
“为了纪念海葬的逝者,市民政局推进海葬常态化工作,并计划今后每年定期举办公祭缅怀仪式,希望这种环保、绿色、节地、生态的安葬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牟道文表示,芝罘区殡仪馆将继续接受逝者家属报名,逝者的配偶、子女或法定有权处置和经授权处置逝者骨灰的人员,在逝者的亲属意见一致情况下,可以随时报名参加海葬活动。
责任编辑:杨春娜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