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南站作为烟台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其未来的规划将紧紧围绕提升城市交通便捷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等方面展开。以下是烟台南站未来可能的一些规划方向:
1. "交通设施完善": - "高铁线路优化":烟台南站将可能增加更多的动车组和高铁线路,提高发车频率,缩短旅客出行时间。 - "多式联运":南站可能建设与城市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接驳设施,形成便捷的多式联运体系。
2. "区域联动": - "城市交通网络":南站将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形成区域一体化交通格局。 - "产业园区":南站周边可能规划产业园区,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 "环境提升": - "绿色出行":南站周边可能建设自行车租赁点、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设施,鼓励绿色出行。 - "景观绿化":南站周边可能进行绿化建设,提升城市形象,改善环境质量。
4. "商业配套": - "商业综合体":南站周边可能建设商业综合体,包括购物中心、餐饮、娱乐等设施,满足旅客的购物、休闲需求。 - "酒店住宿":为方便旅客,南站周边可能建设酒店,提供住宿服务。
5. "城市规划": - "空间布局":南站举报 -
《烟台市高铁枢纽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的规划设计工作
接入潍烟高铁提升烟台南为烟台高铁枢纽站,与烟台站共同构成城市铁路枢纽站。
(一)背景
潍烟高速铁路(简称潍烟高铁),是环渤海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沿海通道和京沪辅助通道向山东半岛的延伸,是山东半岛北部横向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烟威中东部地区通过青荣城际、潍莱高铁可通达省内其他地区及全国各地,但是烟台西部的蓬莱、龙口、招远、莱州四市高铁方面处于空白,严重制约四市经济发展及百姓出行。
潍烟高铁及其两个通道分支的建设使其可通达周边青岛、潍坊及全国各地,将打通烟台与区域联系的便捷通道,极大的改善烟台交通末端城市的地位。
烟台南站位于莱山区曲家庄北,山海南路与荣乌高速交汇处西南侧,为“青烟威荣”中间站。接入潍烟高铁后,将提升为烟台高铁枢纽站,与烟台站共同构成城市铁路双枢纽格局,成为烟台城市的主要门户之一。烟台南高铁枢纽站的选址建设,将对烟台城市门户形象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和周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将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形成以交通枢纽为核心,集商务办公、酒店会议、研发孵化等高端服务业并融合商业零售、文化娱乐等多种城市功能,成为立足烟台服务环渤海的新型交通商务中心和高铁经济新区。
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铁枢纽片区的规划建设工作,提出坚持“以市场化”运营的原则,统筹考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把城市需求与市场利益密切结合起来,探索一种适合烟台的新模式,综合平衡开发效益,盘活区域经济,培育新经济增长点,高起点、高标准打造以高铁经济为核心的高铁经济新区;要按照高铁枢纽功能需求,合理策划好场站规模,将地上、地下各种交通方式有机结合,打造成为特色明显、功能完善、标志性的区域综合性交通枢纽,不给城市留下败笔和遗憾;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配套好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好美丽城市,让市民群众满意。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现启动《烟台市高铁枢纽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的规划设计工作。
(二)预算金额:600 万元。
二、采购标的具体情况
(一)设计重点
1、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编制时,城际铁路以及潍烟高铁均未列入计划,规划中未能对城际铁路和高铁城市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控制。
该区域周边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完成,涉及芝罘区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莱山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莱山中部城区控规等多个规划;烟台南站以北、以东区域基本建成,车站周边区域部分用地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范畴。因此,需要在城市设计和控规研究中进行统筹考虑,做好规划控制和衔接,对部分区域进行规划调整。控规研究要求达到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待新一轮总体规划完成后,成果可转化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程序报批后实施。
2、烟台城市南进战略缺少强有力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高铁枢纽站的规划建设,为整合周边规划、协调城区发展、加快城市南向发展和提升南部城区发展竞争力提供了契机。规划需围绕高铁经济,深入研究和借鉴国内外高铁枢纽区域城市建设先进经验,开拓思路,超前谋划,高端定位,把高铁枢纽片区打造成为带动周边区域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引领高铁经济新区加快形成。
3、高铁枢纽是烟台城市的“南大门”,周边城市规划建设是展现新时期烟台城市形象的窗口,具有极为重要的“门户”作用,需要充分借鉴国际现代规划设计理念,更加注重地域文化传承,高起点、高标准设计,努力打造高铁沿线景观最靓丽、布局最合理、功能最完善、特色最突出、经得起较长时间检验的标志性、充满活力的城市功能区域。
(二)规划范围
烟台市高铁枢纽片区规划范围面积约 20 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 17 平方公里,其中已批建(含已批未建)用地约 6.25 平方公里。设计应结合高铁经济新区的建设实际适当扩大规划研究范围。
举报